2020-2021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着“问题即课题,课堂即基地,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思想为宗旨,根据学生特点,立足课堂教学,深化改革,全力打造优质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围绕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校本教学研究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本组教师的研究水平和授课能力。 二、工作目标 以课改为导向,使教师们领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或困惑,带领组内教师积极学习Python编程,提高业务素质,提升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教研组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三、具体工作和措施 (一)群策群力,实现特色工作稳步推进 大阅读: 教师阅读:依据学校总体计划开展教研活动,同时积极参与学科培训,带领组内教师学习Python的程序结构和算法,学习三本相关书籍,并要建立有效的教研工作日志。利用每天第一节课的时间学习编程书籍,在电脑中写出相关程序,调试错误总结经验。 学生阅读:给学生推荐《小小的python编程故事》,带领学生利用每周三大阅读课的时间进行编程方面的学习,鼓励学生撰写学习札记,将编程教学学习心得整理记录到札记上, 利用课余时间编写程序。利用课堂时间渗透必读书的内容,引领学生拓宽思维,将程序设计运用到生活实际。实现阅读带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拓展延伸。 创客教育: 创客普及课程:坚持上好创客普及课,响应区教研中心号召依据学情将创客编程课与信息技术编程有效结合,为今后硬件掌控版的授课奠定基础。 创客社团课程:完善智能制造校本课资料,有课程实施纲要,有计划,有内容设计,有详细的活动记录。本学期在以往基础上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根据学生特点布置个性化的任务,收集暑假编程手抄报作品,根据作品筛选挑选好苗子重点培养。将机器人·智能制造社团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在搭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编程及不同传感器的使用,争取制作出个性化的作品。日常坚持和强化机器人竞赛的训练,精选队员重点培养,争取在11月份举行的环翠区创客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教学常规: ①教案体现“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每节课的问题及时记录,注重二次备课和教学反思,每月组内选出一个优秀教案。 ②完善电子资源包,做到课课充实(包括教案、课件、教师和学生资料包、微视频等),提高素材的实用性。进一步加强教学资源的归类整理,做到一目了然。完善电子版的二次备课,提高教学资源的动态更新速度。多与协作区教研组交流,弥补组内人员少造成的资源不足现象。 ③备课中要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所渗透和加强,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引导,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课堂新模式,充实智慧平台的备课资源跟进到位。 ④完善课堂评价体系,不仅要有教师对班级小组整体评价,还要有学生的个人评价,细化教师对学生小组和个人的评价依据,并且形成书面的过程性资料。根据日常评价来作为学生期末考评的依据之一。根据日常评价确定分层,使学生能够在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提升,加强小组合作能力和完善小组评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牢固的信息素养和技能基础。 ⑤以算法教学为依托,加强学科教学与创客教育的融合与创新,加强评价研究,通过评价的。会考知识点放开,选择题的权重加大,模拟考试拖后。 增加组内教师互相听课次数,提高集体备课效率、完善集体备课资料整理,课题研究从教学实际出发,在上学期项目教学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每节课的选题,力争形成一个逐渐成熟的体系,选题符合学生心理需求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分钟课程: 确定本学期五分钟课程的主题为分享信息技术资讯,扩宽学生视野。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学生却无视身边的很多信息化应用,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认知,教研组内教师决定利用每节课分享信息技术资讯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道德。 (二)促进组内学习合作,稳步推进课程建设 1、认真学习各类教育文件,转变观念。要潜心研究了解课程改革背景、指导思想、改革目标,熟悉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和要求。要继续努力将教改基本理念转化为教学过程的具体行为,整合优化教学过程。 2、加强教研组成员之间的紧密协作。互相听课、评课,互相交流、探索,做到听课必评,促使组内教师善于在教学实践中学习、研究,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逐渐提高自己。积极跟协作区学校同事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3、发挥网络优势,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上有各种样的学习平台,关键是如何选择,如何利用,为此每次研修前一周,要有一位教师先去收集和筛选学习的内容,以便大家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要积极将所学到的知识,在组内和全校共享。 4、合理运用希沃白板、微课视频、智慧平台等进行教学、业务交流和资料共享,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促使各学科加快教学方法的更新,加强各教研组通力合作,鼓励和帮助老师们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三)主题同研配档
(四)听评课配档
(五)周读配档
四、教研组活动安排 1、10月份进行初一级部python编程的检测,迎接11月份区级抽测。 2、抓紧训练迎接11月份的区级创客大赛。 3、将五分钟课程与小课题研究主题相整合,收集过程性资料,撰写相关论文。 4、利用一个学期汇总初二会考知识点在初一教材中的体现。 我们相信,只要全体教师都以“提高自身素质,炼就为教育服务的本领”的态度参与到教学教研工作中来,每位教师都会有所收获和成长!
|